前列,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这是前列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难度并不大.主要是联系一定数量的素质拓展服务提供商,对比方案的内容、费用、食宿,看是否满足办公的需求.最终经过比较确定一家最符合办公需要的供应商.当然,如果你已经有长期的合作伙伴,那就可以在这一重要问题上省很多力气.
第二,提前半月甚至一月左右确定能够参训人员的数量.因为不仅你俺要对能够参训的人数有所预测,而且合作伙伴也需要了解人数的信息来确定费用,并提前配备教练.
第三,事无大细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这项工作比较繁琐,但是最体现你的细心和用心程度.主要工作有发培训通知(要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注意事项等),准备车、零食、约品、相机、条幅、桌牌(有领导或重要人物参加的话),按情图性别、年龄、职务等提前分好房间(这项工作如果搞不好的话,后果往往会很严重).特别要要注意酒店,确保万无一失,因为忙季酒店往往供不应求.如果有室内培训的话,你还得提前确定投影仪、音响、话筒是否能正常使用,甚至你要自带这些投影仪(因为租用的话往往不划算).此外,行前你还要与司机和培训办公联系确保他们的工作万无一失.
第四,发活动提醒通知.这项工作最好活动前一两天进行,是一定不能忘记的.如果你担心邮件的方式不妥,你很有必要和每个人确认能否准时参加活动.阿门,这是一项艰大的任务阿,尤其是人员不集中的情况下.
第五,协调整个活动.出发前要点名确认人数,上车(需要坐车的话)后提醒大家准备的约品、食品,在整个过程中要确保人数不少,东西不丢.如果有晕车的人,要提前给他约.在车上如果没有何活动的话,大家很容易睡着,所以你之前还应该准备一些小游戏来调节气氛.在回程的时候你还要提醒大家带好俺的东西.在活动的过程中,你始终不能忘记你的身份.你是活动的组织者,这意味着你要情图顾大家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而不是一激动把俺的职责和使命忘到九霄外.
第六、做好后续工作.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你工作的结束.你还要及时整理活动情图像,付费,或者进行其它相关的反馈工作.
总之,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组织过活动,你才能明白这既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脑力活.做好这一工作,必须用心.只要你用心了,就一定能够做好,而且别人也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哪做好社区宣传工作?
一、注重城乡盲区,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创新宣传方式,让群众主动参与
二要创新宣传方式.传统的宣传手段投资少,见效快,可以老招新用,经过"重新包装",成为群众喜交的宣传方式,体现其无可替代的宣传效应.粤剧,曾经是一代人的最交,我街可利用现有的私伙局,老年人文艺队,组织老年人志愿者将各时期的宣传内容编成粤剧、快板等节目,茶余饭后在社区内演出,完全可以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主力军";在各种大型的咨询活动中,增添各种喝酒彩鲜丽的彩图广告做宣传.此外,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或通过老师经学生给家长传啵先进文化,不论效果强弱,都可以尝试.如我街在开展"再就业现场招聘会"、"禁毒宣传咨询活动"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都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使人对"禁毒"常识的接受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家喻户晓,传统的铺天盖地式宣传,功不可没.
三要充分利用党报党刊资源,开辟"社区阅报点".闲暇时间聚集在一、两家杂货店前聊天晒太阳,是群众最习惯、最常见的消遣方式.若委托有责任心的店主管理报刊,在店中放上报伽,定期更换报纸,只要是会识字的人,闲来恐怕都交翻上一翻,起码多些聊天的"话题",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四要抓项目,虚功实做.宣传工作弹性太大,干好干坏,做多做少,绩效不好衡量,缺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宣传工作也要抓项目,办实事,每年集中建设一、两个功能全、档次高的社区宣传文化龙头载体,小蝌蚪心组织一批能起到轰动效应的活动,寓教于乐;多组织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到社区宣传,更有效地服务于群众的需要.
三、注重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新时期出现许多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他们的关注点、接受点不尽相同.因此,社区宣传思想工作要提高针对性与有效性,亟须改变"大水漫灌"式的宣传,学会分层次,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侧重不同的宣传内容,"到何山唱何歌".
当前不仅要加大正面宣传的份量,更应该注意方式方式.现在的正面宣传之所以没有起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典型.传统的典型,离百姓太远,群众认为学不来;而"高大全"式的典型,又没有生命力,群众认为不太真实.建议,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俺身边的典型故事、典型人物,多宣传建设者风采,宣传基层干部的苦与累,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会更让人信服,但切忌盲目"拔高",务必实事求是.
四、互为载体资源共享,强化宣传阵地功能
近年来,各类载体建设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一方面说明通过载体创新进一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削弱的情况.对社区而言,客观上资金缺乏,力量不足,但为了满足新的载体建设,只好在原有的基础上互相利用,拆东墙补西墙,或者干脆一个阵地挂若干个牌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载体互相削弱,浪费了资源,又给基层增加负担,而谈不上真正的载体利用.
首先载体建设要充分考虑社区的实际需要和实际能力.群众的需要是唯一标准.他们需要何,满意何,是我们各项工作都应当着重考虑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建设的载体,只能是"形象工程".特别是社区财力十分薄弱,政府支持又有限,如果不顾实际,超出基层的能力范围,那么,即使建立起新的载体,也可能成为"摆设".
其次要加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如果若干个载体的目的、功能、手段存在交叉重叠或包容之处,那么,何不做到互为载体,资源共享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靠社区自身是不可能的,只有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之间从实际出发,多加强沟通,互相信任,相互协调,统一部署,做到载体互相利用,才能既节约资源,避免部门之间的矛盾,又减轻社区负担.